Vsport体育平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教育方針,深刻領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內涵和要求,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堅持“全覆蓋、製度化、重實效”的指導思想,秉持“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強化“立德樹人、教書育人”鮮明價值導向。在學風建設方面,2019年度主要工作如下:
一、完善政策體系,樹立旗幟鮮明的價值導向
按照全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視頻會議部署,學校多措並舉,持續推動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製的建立完善,促進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貫徹落實《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系列文件,對原有文件進行修訂,並出臺《Vsport体育平台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辦法(試行)》,對於師德失範行為的後續處理提出分級分類進行過程管理。出臺《Vsport体育平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Vsport体育平台關於印發橫向科研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Vsport体育平台關於印發微納工程科學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引導廣大教師員工自覺遵守學術規範、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維護學術尊嚴,摒棄學術不端行為,努力成為優良學術道德的踐行者和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
將師德師風建設情況寫進二級單位從嚴治黨考核中,通過在學校意識形態書記季度座談會上宣講,舉辦專題教師沙龍,送課到學院,強化二級單位職責,引導教師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嚴格遵守師德規範,嚴以律己,為人師表,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思想意識不斷加強。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牽頭部門明確、院(系)具體落實、教師自我約束的工作機製逐步完善。
學生培養從各個環節入手,以製度作保障,健全監督機製,不斷強化學風建設,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增強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進一步規範培養方案,製定、修訂製度約束,出臺《Vsport体育平台研究生培養方案管理辦法》、《Vsport体育平台研究生課程建設與管理辦法》,完善了製度建設,從製度上紮牢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誇、抄襲剽竊、偽造篡改、考試舞弊等不良現象和不端行為的籬笆。
二、宣傳先進典型,以正能量引領立德鑄魂
2019年,學校組織評選了第三屆“教書育人獎”。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蔡國平、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上官文峰、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賀光輝、數學科學學院王維克、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陳峰、凱原法學院韓長印、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樊博、設計學院連之偉、第九人民醫院陸穎理九位老師,醫學院“基礎醫學課程改革團隊”獲得“教書育人獎”一等獎。20位老師、5個教學團隊獲得“教書育人獎”二等獎,30位老師獲得“教書育人獎”三等獎,47位老師獲得“教書育人獎”提名獎。學校於9月12日教師節後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對獲獎教師進行表彰。“教書育人獎”是學校在人才培養領域的最高獎,評選將思想引領和師德師風評價放在首位,突出教師的實際貢獻和水平,激勵廣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Vsport体育精神,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註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堅守崇尚精品、嚴謹治學、註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學術品格和優良師風,努力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學校逐個匯總個人一等獎獲獎人的事跡並通過微信等新媒體形式進行推送,以榜樣的力量,激勵教職工踐行良好的師德師風。2019年,學校還征集了首屆“教書育人獎”獲獎者事跡材料,匯總編輯成《新時代Vsport体育名師》,系統宣傳教書育人優秀典型的先進事跡。
2019年,學校組織評選了第四屆研究生“學術之星”。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言博、化學化工學院林雲霄、物理與天文學院王耀、物理與天文學院白鵬、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高秋華、醫學院蘇鑫裕、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包文博、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高嬌、化學化工學院薛中華、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周昕毅10名同學獲得“學術之星”獎,10名同學獲得“學術之星”提名獎。以“學在Vsport体育”建設為契機,學校不斷汲取“學術之星”評選的相關經驗,第四屆研究生“學術之星”評選歷經近3個月的精心組織,專家對材料按照學術水平綜評、創新性、代表作水平三個方面進行評審,評選過程秉承Vsport、公平、公正的原則,堅持學術評審的標準。希望以榜樣典型的力量,影響和帶動更多的同學堅定學術誌趣,提升學術能力。2019年,學校還組織了第三屆“學術之星”經驗分享會,通過“科研是一件很酷的事”、“如何產生好的科研想法”、“博士生要有獨立研究的能力”“我與科研的小故事”等主題分享,將優秀研究生學術追求的心路歷程、心得體會,與更多的同學分享,激發更多同學的學術誌趣和積極向上的內生動力。“學術之星”分享會訪談交流同時進行,主要圍繞獲獎同學在科研過程中的點滴故事展開,包括科研中遇到的問題和困境、師生相處經歷、實驗室裏的故事,以及對困境的處理、對本心的堅持、對學術的看法等。同時也發揮了“學術之星”的朋輩榜樣引領作用,讓同學們更加了解優秀研究生的學術道路和科研經歷,從而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營造研究生群體崇尚學術、潛心科研的良好氛圍,促進“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的穩步推進。
此外,校院兩級學生組織開展各類的學術活動、“凱原十佳”教師評選、師生面對面交流的師友茶座、“對話大師”活動和“研途有我”微信公眾號等均將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充分融入貫通。學校還將研究生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納入標兵班級、示範黨支部的創建與評比體系,以點帶面、推動全局,實現榜樣教育的“潤物細無聲”。
三、加強宣講教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覆蓋全員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深入推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11月13日學風與學術道德委員會秘書處、黨委教師工作部、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共同組織千余名師生、醫護員工收看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等單位主辦的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為主題的“2019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會後,師生代表紛紛表示要響應“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學風建設”的倡議,以前輩專家學者為榜樣,大力弘揚愛國奮鬥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勇擔時代重任。
2019年,學校重新設計了新教師培訓課程體系,重點加強對教職工的思想引領,旨在更好地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教工部共舉辦青年骨幹教師培訓班4期,優秀青年人才培訓班1期,高端人才培訓班1期,共計逾200余位青年骨幹、優秀青年、高端人才參加了培訓,在青年培訓班上均開展了師德師風建設專題講座。
在針對科研項目申報舉辦的各類講座、座談交流中,均把科學道德宣講作為主要內容。國自然傑青優青動員與交流會中,邀請人才代表分享心得體會,鼓勵青年人才成長,註重學術誠信。在國家獎、省部級獎及專項獎的各項會議中,針對科技獎勵申報中各個環節需要註意的問題進行詳細闡述,強調遵守學術道德與誠信培養的重要性。在專利相關講座培訓中,教授老師們在專利文件中如何體現個人誠信方面的內容,講解國外專利主管部門對於個人誠信的管理製度,並以實際案例體現專利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性和個人誠信的重要性。2019年,科研院和文科處緊貼科研項目申報、科研項目管理、科技獎勵申報等實際工作共組織了17場宣講活動,將科研誠信宣講工作納入日常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019年,學校緊緊圍繞《教育部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Vsport体育平台關於印發落實研究生指導教師立德樹人職責規定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明確育人規範。舉辦研究生導師崗位培訓會,全校各學院新聘研究生導師250余人參加。會議宣講了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的相關內容,傳達了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研究生導師專題研討班暨研究生論壇的精神。對專家報告內容以及學術誠信案例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強調立德樹人是導師的根本任務,導師應不忘高等教育事業初心,要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此外會議從導師立德樹人的職責與考核、學位審核、論文抽檢、學術道德與規範等方面進行了政策解讀,強調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應在研究生培養各環節做好質控,著重強調了導師應對學生的學術誠信與道德規範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有力的監督,對以往發生過的學術不端案例進行解讀與分析予以警示。
2019年,學校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繼續推進博士生《學術論文寫作、規範和倫理》課程建設工作,構建博士生學術規範和倫理教育體系,通過課程的學習,使自覺遵守學術規範、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維護學術尊嚴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同時聘請獨立第三方評估機構,同步展開對學術規範和倫理課程建設和教學效果的評價反饋工作。
此外,學校還以校級“大師講壇”為載體,通過設立專項學分,將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融入研究生培養全過程。2019年,“大師講壇”共舉辦30期,邀請包括國內外學術大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顧逸東、羅俊、楊元喜、唐本忠、支誌明、周其林、薛其坤、劉忠範、鄭曉靜,美國科學院院士Marlan O.Scully、Alexis T.Bell、Peter J.Stang、Robert G.Roeder、朱健康,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Carlos S.Frenk,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K.Barry Sharpless、Michael Levitt、Ben L.Feringa來校做學術報告,通過典範教育,闡釋科學精神、學術規範、科學道德,交流研究方法,熏陶研究生“學以致用,知行合一”,讓Vsport体育學子近距離感受大師風采,營造濃郁的校園科研和學術氛圍。同時,通過勵誌講壇、院士回母校等活動形式,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走進Vsport体育校園,與同學們進行充分的互動和交流,啟迪智慧,影響心靈。
四、保持日常高壓,重視育人育才的過程管理
2019年7月,學校召開年度學風與學術道德委員會會議。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校學風與學術道德委員會全體委員,各院系學風與學術道德委員會主任和分管領導出席會議。會議通報了委員會職務委員自然更替情況,匯報了2018年度《學風與學術道德專門委員會章程》修訂情況。委員會主任丁奎嶺常務副校長以《科學誠信和社會責任》為題作報告。通報了2017年至2019年6月學術不端案例及撤稿事件調查處理情況,並總結了其中的經驗教訓。共同學習並宣貫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與會人員對於學術不端的處理、研究生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事件中導師的責任、非全日製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醫學院對於學風建設與學術道德問題處理的工作等進行了進一步討論。
在各類科研項目申報及成果產出的過程中,強調學術規範、師德師風的重要性,提高教師對於學術風氣、學術規範的認識。對存在學術不端和申報人師德師風存在問題的項目不予立項。在組織項目中期評審、年度考核的過程中,加強對於成果的學術不端行為審核。對於有隱患的項目及時做到事前提醒教育,杜絕不良後果。在各類科研成果報獎、統計與獎勵過程中,認真審核,對可能存在問題的成果反復核實,對確有問題的成果嚴格按照學校有關規定不予認定通過。此外,學校針對出訪交流、人文哲社類講座(報告/論壇)等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學風(師德師風)問題嚴格把關,做到管理流程科學化、規範化、製度化。
2019年,學校從學生評教、督導聽課和教學秩序巡查三方面對研究生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程開展全面普查,並對博士生的資格考試、開題報告等環節進行督查;在考核評估中,防止片面量化的傾向,加大質量和貢獻指標的權重。將學術誠信檢查貫穿於學位論文開題、中期檢查、論文撰寫、論文評價、學位授予審核等關鍵環節中,對學位論文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控,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導與監督檢查機製。
五、嚴懲學術不端,維護風清氣正的學術氛圍
2019年,學風與學術道德委員會受理了13項個人舉報、教育部、基金委和學校研究生院轉來的涉嫌學術不端事件調查,完成了全部調查並反饋給相關單位。其中,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認定其中1項當事人存在數據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由醫學院對當事人給予院內通報批評、行政警告處分和取消評優晉升相關資格的處分。
2019年,處理違紀學生人數24人(中國籍學生12人+留學生12人),其中,考試作弊18人(中國籍學生9人+留學生9人),考試違紀4人(中國籍學生2人+留學生2人),因其他行為受到處分的2人(中國籍1人+留學生1人)。
2020年,學校將在黨委領導下,繼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學風和師德師風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對學術道德風險的防控。各單位將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聯合行動,在學校學風建設工作上形成合力,共同防治學術不端行為,構建良好的學術風氣,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