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是評判學位申請者學術水平、授予其學位的主要依據,是科研領域重要的文獻資料。為規範我校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的格式,根據國家標準《學位論文編寫規則》,對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撰寫提出以下要求:
一、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學位論文必須是一篇(或由一組論文組成的一篇)系統的、完整的學術論文,是學位申請者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論文不得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學位論文的學術觀點必須明確,且立論正確,推理嚴謹,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字通暢。
學位論文應使用中文撰寫(外語專業除外),碩士學位論文字數一般為4~5萬(醫學院:3~4萬),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字數一般為2~5萬(醫學院:1~3萬),博士學位論文字數一般為8~10萬(醫學院:學術型4~5萬;專業學位2~4萬)。
學位論文中使用的術語、符號、代號必須全文統一並符合規範化要求。計量單位一律采用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二、學位論文的撰寫要求
學位論文一般包括以下12部分,依次為:
1、封面
采用學校統一印製的學位論文封面。
2、題名頁
包括中文題名頁和英文題名頁。題名頁除封面上的內容外,還應添加資助基金項目、研究方向、申請學位級別、培養單位等內容。
3、扉頁
包括論文原創性聲明、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和論文答辯決議書。有關人員需按規定簽名。原創性聲明、版權使用授權書可在研究生院主頁下載,答辯決議書可使用復印件。
4、摘要
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總結概括,應突出學位論文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簡明扼要地陳述學位論文的研究目的、內容、方法、成果和結論。摘要頁的下方註明本文的關鍵詞(4~6個)。
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力求語言精煉準確,字數一般不超過500字(碩士學位論文)或800字(博士學位論文)。英文摘要內容應與中文摘要內容一致。
5、目錄
目錄是論文的提綱,是論文各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分別依次列出並註明頁碼。各級標題分別以1、1.1、1.1.1等數字依次標出。
6、符號說明(非必須)
學位論文中符號代表的意義及單位(或量綱)的說明。
7、正文
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緒論
緒論是學位論文主體部分的開端,應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或成為摘要的註解。除了說明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等,還應評述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介紹本項研究工作前提和任務,理論依據和實驗基礎,涉及範圍和預期結果以及該論文在已有的基礎上所解決的問題。
(2)各具體章節
內容必須實事求是,客觀真實,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不同的學科專業可有不同的規定。一般由標題、文字敘述、圖、表、公式等構成。
圖、表應有“自明性”,即只看圖、表內容,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表意。圖、表應有圖號、表號和圖題、表題(圖、表的名稱)。引用圖應在圖題右上角標出文獻來源。曲線圖的縱橫坐標必須標註“量、標準規定符號、單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標明(如無量綱等)的情況下方可省略。照片圖要求主題和主要顯示部分的輪廓鮮明,便於製版,照片上應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標度。繪圖必須工整、清楚、規範。其中機械零件圖按機械製圖規格要求,示意圖應能清楚反映圖示內容。
(3)結論
結論是學位論文最終和總體的結論,應精煉、準確、完整。著重闡述作者研究的創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領域中的意義,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8、參考文獻
學位論文的撰寫應本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引用的順序列於文末。引用文獻的作者不超過3位時全部列出,超過時列前3位,後加“等”字或“et al.”。
參考文獻的著錄內容應齊全,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GB/T7714-2005 《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如:
參考文獻是期刊時,應依次列出:序號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參考文獻是專著時,應依次列出:序號作者,書名,版次(第一版不標註),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參考文獻是專利時,應依次列出:序號專利申請者,題名,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參考文獻是技術標準時,應依次列出:序號起草責任者,標準代號,標準順序號-發布年,標準名稱,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度。
9、註釋(非必須)
可作為腳註在頁下分別著錄,切忌在文中註釋。
10、附錄(非必須)
是對學位論文主體的補充項目。
11、致謝
作者對完成論文提供幫助和支持的組織和個人予以感謝的文字記載。
12、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目錄
本人攻讀學位期間發表(或錄用)的學術論文、獲得的科研成果、專利等,分別按時間順序列出。
三、學位論文的編輯格式及打印、裝訂要求
1、字號字體:一級標題用三號粗黑體;二級標題用四號粗黑體;三級標題用小四號粗黑體。正文用小四號或五號宋體。
2、圖、表、附註、參考文獻、公式:
(1)編號:圖、表、附註、參考文獻、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圖1 圖2 圖3 或:表1 表2 表3等(僅有一幅圖或表時,仍應編為圖1或表1),依此類推。
(2)圖:圖中一律用英文標註,圖文說明用中文,圖題采用中英文對照,中文用5號楷體,英文用5號字。圖題置於圖號之後,圖號及圖題置於圖下方居中位置。
(3)表:表的編排一般是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讀,數據依序豎讀,表題置於表號之後,表號及表題置於表上方居中位置。
(4)公式:公式應另起一行居中排,較長的公式盡可能在等號處回行,或者在“+”、“-”等符號處回行。公式中分數線的橫線,長短要分清,主要的橫線應與等號取平。公式後應註明編號,編號用括弧括起來寫在右邊行末,其間不加虛線。
3、排版打印:學位論文以A4紙頁面排版,雙面打印。
4、裝訂:依次按照中文題名頁、英文題名頁、原創性聲明、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論文答辯決議書、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錄、符號說明(非必須)、正文、參考文獻、註釋(非必須)、附錄(非必須)、致謝、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目錄的順序,用學校統一印製的學位論文封面、線裝成冊。
學位論文的具體撰寫格式詳見《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格式模板》。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可根據學科特點自行製定其論文撰寫格式。
本規定由研究生院負責解釋,自簽發之日起實施,其它有關規定同時廢止。